什么是BAF工艺?它在污水厂中的应用效果真的好嘛
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新型滤料的开发和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膜工艺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研究开发出各式各样的生物膜工艺技术,其中曝气生物滤池应用范围最广,最具发展前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 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并借鉴了快滤池形式,在一个反应器内同时完成了生物氧化和固液分离的功能,不需设置二沉池。
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诞生于法国。随着环境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在全世界城市污水处理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目前,在全球已有数百座大小各异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BAF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BAF工艺原理和形式
虽然BAF具有多种操作方法和应用形式,但基本应用原理是相似的。从本质上来看,曝气生物滤池是固、液、气三相共存的生物膜处理工艺,属于接触氧化和过滤相结合的新兴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也可以说是普通生物滤池的变形方式。 影响BAF运行的因素
(3)蜂窝或波纹板滤料,一种较为新型的滤料,一般采用玻璃钢或塑料。
合理设置气水比
对于曝气生物滤池来说,在其运行过程中,气水比数据的设置十分关键,直接影响着滤池的运行效果。
曝气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还能快速扩散有机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产物,减少滤料堆积,促进生物膜及时脱附。如果气水比过低,就会严重影响有机物的溶解效果;如果过高,就会使得冲刷强度太大,影响有机物降解并增加能源消耗。资料显示,曝气生物滤池最为恰当的气水比是3:1,最佳水温在15℃。
确定好气水比后,检查水路与气路通畅与否,再进行填料和挂膜。一般来说,自然挂膜比较适合夏季使用,且需要水中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成分含量;接种挂膜比较适合水中可降解微生物较少的情况,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有机物浓度的监测,完成挂膜大约需要一个月,只有可降解有机物去除率达到20%~30%,就可认为挂膜完成。
加强运行维护
在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期间,由于生物陶粒滤池会受到微生物的敏感性影响,必须要加强管理与维护。
首先要确保滤池水环境良好,防止因为滤池负荷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滤池运行不够稳定。同时,还要确保供气稳定、充分,因为溶解氧是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只有曝气充分,才能促进其生长。
其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来进行反冲洗。反冲洗过程中,因项目处理量比较大,需要的时间长,要做好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水池的有效性。为了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周期,降低反冲洗频次与能源消耗,最好是应用BAF工艺来预处理水,减少杂质和SS进入曝气生物滤池。
结语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运行成本低、效率高、抗冲击负荷等优点。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尽管曝气技术发展迅速,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生物滤池的滤料需要根据进水水质的实际情况和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当进水中的氮、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除磷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磷含量高,需要增加后续处理装置;同时,是否选择合适的运行参数也是决定曝气生物池处理效率的关键。